紅火蟻是世界上最危險的100種外來入侵生物之一,對人體健康、農林生產、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公共構成嚴重威脅。
紅火蟻是社會性昆蟲,一個蟻群中蟻后死了,蟻群就會自然消亡。所以在紅火蟻的防治中,無論是檢疫除害還是野外防治,均應以滅殺蟻后為核心。
普通市民應以預防為主
紅火蟻的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需要有組織、有計劃,同時也涉及到用藥及檢疫處理等專業(yè)性的知識,所以農業(yè)君建議,普通市民朋友應該多認識紅火蟻、了解紅火蟻,防治以預防為主。
在發(fā)現紅火蟻的地區(qū)進行戶外活動,穿長袖衣褲、雨靴和手套,防止被咬傷。發(fā)現紅火蟻后,不要觸動、踩踏蟻巢,更不要用手去觸摸、捉捕紅火蟻;
如居住區(qū)域屋外有草皮,要注意防范紅火蟻入侵,在屋內長期使用滅蟻餌劑誘殺,每幾個月更換一次;
在庭院或其它戶外區(qū)域可以使用含有有效成分的殺蟲噴霧劑,沿墻腳或紅火蟻行走的路線噴灑,在門框或窗框定期噴灑一條防護帶,讓其進不去室內。
植物檢疫管理部門應大力開展宣傳培訓與技術示范工作,提升有關部門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防控紅火蟻的能力和水平。目前紅火蟻的防控主要從檢疫阻截、應用毒餌滅治、應用粉劑防治這三方面著手。
檢疫阻截
對來自發(fā)生紅火蟻的國家和地區(qū)的物品實施檢疫,重點檢疫廢舊物品、機械、原木、木質包裝、集裝箱等。發(fā)現紅火蟻,嚴格實施檢疫除害。采用踏查法、誘餌誘法進行:
產地檢疫:在苗木、花卉、草皮等生長期間定期檢查其及周邊環(huán)境;
調運檢疫:在各類應施檢疫植物及植物產品調運前,檢疫其及其攜帶的土壤或介質、包裝材料、運載工具等,檢疫合格后方可從疫情發(fā)生區(qū)調出。從發(fā)生區(qū)調出苗木、花卉、草皮、土壤、介質、肥料、垃圾等應用觸殺性強、低毒藥劑浸漬或灌注至完全濕潤;如是盆栽,也可施放殺蟲顆粒劑于介質內,施用完后徹底澆透。
應用毒餌滅治紅火蟻
應用毒餌滅治紅火蟻的優(yōu)點是適用范圍廣,使用方便,能殺死大部分蟻群;缺點是一次施用的防治效果一般為70%~80%,良好的能接近90%,需兩次或以上施用。
使用毒餌滅除單個蟻巢或者單個地點紅火蟻:這種方法適用于滅治蟻巢密度較小、分布較分散,或使用誘餌誘集到工蟻比率較低的發(fā)生區(qū)。在距蟻巢10~100cm處點狀或環(huán)狀撒放毒餌,或者在誘餌誘集到工蟻的地點點狀撒施毒餌;毒餌用量應根據制劑使用說明和蟻巢大小確定;
普遍撒施毒餌滅除紅火蟻:這種方法適用于蟻巢密度較大、分布較為普遍或采用誘餌法普遍誘集到工蟻、但較少發(fā)現蟻巢的發(fā)生區(qū)域。撒施毒餌時要覆蓋發(fā)生區(qū)的所有地點。根據毒餌劑使用說明和蟻巢密度、工蟻密度確定毒餌用量;
綜合施用和補施毒餌:在嚴重發(fā)生區(qū)域,當蟻巢密度大、分布普遍時可采用防治單個蟻巢和普遍撒施相結合方法施用毒餌,并適當加大毒餌的用量。
注意哦!施用毒餌防治要求在晴朗或者多云的白天、夜晚,氣溫21~34℃或者地表溫度22~38℃,地面一定要干燥。地面潮濕或者預報6~12小時內有降雨,不能投放。
另外,無論是使用毒餌滅除單個蟻巢或者單個地點紅火蟻,還是普遍撒施毒餌滅除紅火蟻,使用毒餌2周后進行調查,如發(fā)現活蟻巢、誘集到工蟻,應在活蟻巢、誘集到工蟻的地點采用點施的方法補施毒餌。
應用粉劑防治紅火蟻
應用粉劑滅巢的優(yōu)點是能夠對蟻后產生威脅,進而殺滅全巢;缺點是施藥操作要求細致,只能用于防治較明顯蟻巢,不能用于防治散蟻、不明顯蟻丘。
這種防治方法在操作時主要是破壞蟻巢,待工蟻大量涌出后迅速將藥粉均勻撒于工蟻身上。通過帶藥工蟻與其它螞蟻之間的接觸、傳遞,進而毒殺全巢。一般滅巢5~10天起效較好。在使用粉劑時應注意:
撒藥要細致,務必使藥粉更多地粘到螞蟻身上;
在氣溫15℃以上使用,在下雨、風力較大時不能施藥;
破壞蟻巢程度要盡量大些,應至少破壞蟻巢地面以上部分(蟻丘)1/3及以上,而且溫度越低,破壞蟻巢程度應越大;
不同類型粉劑使用要求不能混淆。一般性粉劑在地面潮濕、降雨時使用,容易失效,防效低;防水型粉劑可在地面潮濕、小雨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