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回收首先就要了解電線的組成,才能做好電線回收,電線產品的結構,大體上可分為導體、絕緣層、屏蔽層和護套層四部分組成。而根據(jù)其整體性能和使用條件的不同,不同電線的結構組成也各不相同。
導體是進行電流或電磁傳輸功能的基本的結構組成。一般情況下,導體材料由銅、鋁、銅包鋼、銅包鋁等導電性能優(yōu)良的有色金屬制成。
絕緣層,是指包覆在電線導體外圍,起著電氣絕緣作用的構件。能確保傳輸?shù)碾娏鞑恍孤兜酵饨?,保障電線的正常傳輸功能,同時確保外界事物及人身。?導體與絕緣層是構成電線產品的兩個基本組成結構。
屏蔽層?是一種將電線中的電磁場與外界的電磁場進行隔離或者是將電線產品內部不同導線之間相互隔離的保護層??梢哉f屏蔽層是一種“電磁隔離屏”。?
護套層?當電線產品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安裝并運行時,必須具有對產品整體,特別是對絕緣層起保護作用的構件,這就是護套層了。?若使用的絕緣材料具有符合標準的優(yōu)良的電絕緣性能,那么往往無法兼顧其對外力的防護能力,所以對于外界各種外力的抵抗、耐腐蝕、防老化以及防火性能等往往嚴重不足。而護套層,就是為了彌補此類問題而產生的特殊存在。
電線回收就是要把報廢電線的各個結構分離,得到不同的材料,把這些材料進行整理分類,才能更好的回收利用。
電纜廠在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低壓廢線,為了程度降低損耗,需要將廢線纜進行剝離后進行原料回收利用。傳統(tǒng)是采用手削方式分離絕緣層和導體,并通過人工手動的方式將分離后的絕緣層和導體盤繞收集。這種回收方式存在人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且導體表面易刮傷的問題。遠遠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因此解決廢舊電纜回收困難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了。
兩大廢銅來源:
一類是新廢銅,它是銅工業(y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冶金廠的叫"本廠廢銅"("home scrap")或"周轉廢銅"("runaround")。銅加工廠產生的廢銅屑及直接返回供應廠的叫做"工業(yè)廢雜銅"、"現(xiàn)貨廢雜銅"("prompt")或新廢雜銅。
另一類是舊廢銅,它是使用后被廢棄的物品,如從舊建筑物及運輸系統(tǒng)拋棄或拆卸的叫舊廢雜銅。銅和銅基材料,不論處于裸露狀態(tài),還是被包在終產品里,在產品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可回收再生。一般來說,用于再生的廢銅中新廢銅占一半以上。而全部廢雜銅經再加工后有大約1/3以精銅的形式返回市場,另2/3以非精煉銅或銅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直接應用廢雜銅的前提是嚴格的分類堆放及嚴格的分揀。直接應用廢雜銅具有簡化工藝、設備簡單、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輕等優(yōu)點。直接應用廢雜銅的多少,大體上反映了一個國家銅的再生水平。相比之下,我國廢雜銅的直接使用率較低,每年約為20萬t,僅占廢雜銅總回收量的30%~40%,并且黃銅加工材的生產多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運作,大大降低了經濟效益,并在能耗、環(huán)保方面帶來后患。
我國還沒有廢銅方面的標準, 但隨著我國工業(yè)化速度的加快,廢雜有色金屬的回收、貿易以及再生利用產業(yè)所面臨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不但廢雜有色金屬的品種構成變化較大,而且大量的國外廢雜有色金屬以及各類可利用的廢料涌入國門,給我國有色金屬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來源,同時也對再生有色金屬的生產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國也在加緊廢舊金屬標準的制定工作。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再生金屬分會牽頭組織的《銅及銅合金廢料廢件分類和技術條件》已經列入國家技術標準修訂計劃中。新的廢雜有色金屬分類標準將參照美國廢雜有色金屬的分類標準和歐洲的分類技術標準,結合我國再生有色金屬行業(yè)的實際情況進行修訂,使之更加有利于企業(yè)和管理部門的貫徹實施。標準的修訂工作預計2002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