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和多功能廳的舞臺口對廳內池座前中座席獲得早期反射聲起到重要作用。臺口前側墻和頂板所構成的反射面應針對池座前中區(qū)獲得反射聲進行設計,這是廳內其他界面所無法替代的。
2、樓座和包廂欄板
劇院通常要兼顧自然聲和擴聲演出的兩種形式,聲源處于舞臺上(自然聲)和臺口上部聲橋(擴聲系統(tǒng)的揚聲器組)兩個不同的位置,樓座欄板通常又是凹弧形。因此,欄板上應做擴散設計,形式可采用凸弧形的圓掛面、三角形體、錐狀體等。
3、樓座下的天花
樓座下的座席,通常離舞臺較遠,為了獲得均勻的聲場分布,在自然聲演出的條件下,開花應起到加強后座聲強的作用;當采用擴聲時,天花應使揚聲器組的聲音順利進入樓座下的空間。
4、觀演廳的后墻
觀演廳后墻的裝修要根據廳堂的使用功能和演出方式而定。對于自然聲演出的音樂廳和歌劇院,后墻應作聲反射和擴散處理,而采用擴聲系統(tǒng)的廳堂,可以選用吸聲構造,同時要防止產生回聲。
聲學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
在傳統(tǒng)的聲學設計中,我們不單單是將外界和室內的聲音進行聲橋的切斷,還要更多的去考慮聲音在環(huán)境中的傳播和反射,一方面要加強聲音傳播途徑中有效的聲反射,使聲能在建筑空間內均勻分布和擴散,就如我們多在的會堂或劇院的設計,都能很好的保證觀眾在每個位置上聆聽到清晰自然的聲音和響度。而在另一方面我們則要注意的是聲音的各類吸聲的材料和吸聲的結構,用以控制混響時間和規(guī)定的頻率特性,防止回聲和聲能集中等現象。
其次,在材料的應用上我們也要按照嚴格的規(guī)定去進行結構的重組和安裝,力求聲學材料在應用和安裝上不會破壞原有的聲學優(yōu)勢,這樣可以節(jié)省材料。因此,我們在設計階段要進行聲學模型試驗,預測所采取的聲學措施的效果。
什么是隔音氈?
在介紹隔音氈是否能有效隔音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什么是隔音氈。隔音氈,是一種高密度卷材,更多被用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說到隔音氈,很多人反應是柔軟厚實的毛氈,事實恰恰相反,隔音氈的外觀薄薄一層,質感沉重,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常常和石膏板搭配使用。在家裝行業(yè)中,隔音氈常被用來作為吊頂以及墻體隔音材料!
聲學材料根據它的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分為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吸音主要是要解決聲音的反射而產生噪雜感,吸音材料可以衰減入射聲源的反射能量,從而達到對原有聲音的保真效果。然而,隔音氈主要解決聲音透射而使主體在空間內感覺吵鬧感,隔音材料可以衰減入射聲源的透射能量,從而達到主體空間的安靜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