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性
現代建筑模型不再只是為了了解項目的功能、空間和外觀特征而制作的樣本。模型已經成為一種整合美學原理和美學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的綜合藝術。和家具設計、工業(yè)設計產品一樣,更追求藝術與功能的結合。因此,模型教學也將成為一門需要融入現代藝術理論才能理解和創(chuàng)造的綜合性設計課程。
4.時間與空間
建筑模型的時空本質為觀眾提供了觀看真實建筑的機會。這一模型的動態(tài)觀看過程,使人們對建筑的功能與形式、功能與結構、體與體、面與面、體與面、空間與環(huán)境的組合關系、建筑的各個角度和全貌有了清晰的認識,有利于人們從多個角度、多層次分析和解決各種問題。
建筑模型是較為常見的沙盤模型之一。一些地產模式、商業(yè)模式、規(guī)劃模式、景觀模式等。通常與一些架構模型集成在一起。那么,建筑模型有什么特點呢?與平面模型相比,建筑模型具有四個特點:直觀性、時空性、表現力和藝術性。1、直觀
建筑模型以微型實體的形式表現建筑設計。這種形式使建筑設計的構思更加深入和完善,從而直接接近真實的建筑。因為它在三維空間中展現了一個直觀實體的形象,方便人們研究一個建設項目與環(huán)境的關系,從而做出可行的方案。建筑模型的直觀性還表現在模型建筑的整體性上,使觀者能夠通過建筑模型評價和欣賞建筑完整的空間形態(tài)乃至建筑周圍的整體環(huán)境。
2.表示
與其他表現形式相比,建筑模型的生動性特征更加明顯,形象始終貫穿于建筑設計和表達之中。建筑模型的真實性在于它以立體的形式直觀地反映在人類的視覺中。即使是沒有建筑專業(yè)思維和想象力的觀眾,也可以直接欣賞和評論建筑。不要擔心自己缺乏相關知識,對平面和立面的把握不足,以至于不敢對建筑的整體設計進行判斷和討論。建筑模型的整體性在于它不同于只能表達建筑的一個或幾個面的二維平面表達,建筑模型可以表達建筑的整個三維空間形態(tài)。
古建筑模型的組成部分:
設計古建筑模型簡單來說,只是從四個方面切入。大木作、瓦石、小木作、彩畫。
大樹作:用建筑物的骨架支撐包括柱子、梁架等在內的建筑物。中國的古建所謂“墻倒在家里也不做榻米”。必須注意比例關系和不同構件之間的重疊關系。我認為對于初學者來說,部件之間的比例關系是個難點。根據實物建造的古建筑模型,由于在模型過程中無法把握比例關系,建造古建筑模型可能沒有傳統(tǒng)古建筑那樣的和諧之美。
瓦石:填充。包括墻壁和里脊肉等在內,內容和細節(jié)很多,在一個模型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
小木作:豐滿而有細節(jié)。包括門窗等內部裝飾部分在內,都是用小樹做的內容。
彩色畫:模型有美化的作用。
建筑沙盤模型制作設計說明模型的制作采用卡紙為主要材料,建筑模型制作用粘貼的方式 做出了墻體的厚度。建筑模型制作精細,提煉得當, 建筑的虛實關系及細部在模型中都有表現, 使建筑模型設計更為生動。是將建筑理念付諸實踐的橋梁。建筑模型制作體現了人們對于空間與建筑、平面與立體之間的感受,是設計草圖的基本前提。建筑模型設計必將激發(fā)入門者以及有經驗的模型制作者一種全新的、寶貴的模型制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