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tài)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tài)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1、采用離子交換方式,其流程如下:原水→原水加壓泵→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軟水器→精密過濾器→陽樹脂過濾床→陰樹脂過濾床→陰陽樹脂混床→微孔過濾器→用水點
2、采用兩級反滲透方式,其流程如下:原水→原水加壓泵→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軟水器→精密過濾器→級反滲透 →PH調節(jié)→中間水箱→第二級反滲透(反滲透膜表面帶正電荷)→純化水箱→純水泵→微孔過濾器→用水點
3、采用EDI方式,其流程如下:原水→原水加壓泵→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軟水器→精密過濾器→一級反滲透機→中間水箱→中間水泵→EDI系統(tǒng)→微孔過濾器→用水點
制備電池行業(yè)用超純水的工藝基本上是以上三種,其余的工藝流程大都是在以上三種基本工藝流程的基礎上進行不同組合搭配衍生而來。
種采用離子交換樹脂其優(yōu)點在于初投資少,占用的地方少,但缺點就是需要經常進行離子再生,耗費大量酸堿,而且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破壞性。
第二種采用兩級反滲透設備,其特點為初投次比采用離子交換樹脂方式要高,但無須樹脂再生。其缺點在于相關膜原件需定期清洗或更換,水質相對來說不是太高,大都只能做到1us/cm左右,所以在不質要求更高的時候常采用一級反滲透后面再用混床(陰陽復床)把關。
第三種采用反滲透作預處理再配上電去離子裝置,這是制取超純水經濟,環(huán)保的超純水制備工藝,不需要用酸堿進行再生便可連續(xù)制取超純水,對環(huán)境沒什么破壞性。其缺點在于初投資相對以上兩種方式過于昂貴。
制品廣受人們的歡迎,每年乳制品行業(yè)的產量也很高,于此同時,產生的污水水量也大,找到合適的乳制品污水處理方法將其妥善處理好是當前的重要任務。下面漓源環(huán)保為您介紹一種應用在乳制品行業(yè)中的污水處理方法。
在乳制品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先流入等電點沉淀池,加入酸性溶液,將廢水的pH值調節(jié)至4.7~4.9,廢水中的酪蛋白膠束在凝聚過程中吸附部分脂肪和乳清蛋白,生成酪蛋白沉淀。
將含有酪蛋白沉淀的廢水流入過濾池,過濾去除其中的懸浮物和沉淀物。
將過濾后的乳制品污水流入兩級厭氧發(fā)酵反應池,兩級厭氧發(fā)酵反應池包括依序連通的產氫厭氧發(fā)酵反應池和產甲烷厭氧發(fā)酵反應池,過濾后的廢水先流入產氫厭氧發(fā)酵反應池,產氫厭氧發(fā)酵反應池中的微生物把脂肪、乳清蛋白和乳糖分解為有機酸、醇類、氫氣或氨基酸,并生成氫氣。
將分解后的乳制品污水流入產甲烷厭氧發(fā)酵反應池,產甲烷厭氧發(fā)酵反應池中的微生物將有機酸、二氧化碳及氫氣轉化為甲烷,。
將轉化后的乳制品污水進入生物濾池,生物濾池包括依次且雙向連通的反硝化濾池和亞硝化濾池。當轉化后的廢水流經反硝化濾池再進入亞硝化濾池后,亞硝化濾池的亞硝氮與廢水混合,再回流至反硝化濾池,反硝化菌把亞硝氮及廢水中的氨氮轉化為氮氣,廢水在反硝化濾池與亞硝化濾池循環(huán)流動,直至廢水達標。
這種乳制品污水處理方法能耗低,相對處理成本低,且減少了二次污染。如果您對乳制品污水處理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咨詢漓源環(huán)保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