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景觀噴泉,無論是干噴或噴水,原則上是不允許與人體接觸的。任何噴泉都不能保證百分之一百的,漏電和水壓,陷在秋天才是真正的潛在危險。不要讓孩子在噴泉出水口前,一般噴泉的水是通過潛水泵壓力高,超過三公斤的吹力,就像噴泉出水口管徑大小的水柱半米高的影響,水流速度約為每秒20米,而沖擊力可以達到25公斤。噴射撞擊力超過三公斤。當出水管直徑達到半米高度時,水柱速度約為每秒20米,沖擊力可達25公斤。大多數的噴泉都是電氣化設備,為了自己和孩子的,不要冒險。
國內多數產品的射流不是發(fā)散強烈就是毛剃橫發(fā);即使同是一批產品,其水形質量也極不穩(wěn)定,除了國產噴頭由于小規(guī)模生產機械加工精度不足的原因以外,根本問題是水景觀專用噴頭設計中沒有完善的設計理論和設計依據。因此,我們建議國家專業(yè)學會組織有關專家盡快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設計規(guī)范和標準,使我國的水景噴泉行業(yè)更加規(guī)范地進一步發(fā)展。
一般常見的景觀水池深度均為0.6~0.8m,這樣作法的原因是要保證吸水口的淹沒深度,并且池底為一整體的平面,也便于池內管路設備的安裝施工和維護。只有在為體現親水特點的淺蝶形池體設計時,才采用吸水坑或泵坑。
0.6~0.8m的水深實際上存在著較大的不性。同樣,在兒童戲水池設計中,一般采用的深度為0.3~0.6m左右,一旦幼兒落入景觀池中的將是十分危險的。我們認為較為適宜的水深以0.2~0.4m為宜。這樣做的另一優(yōu)點是,當水質濁度略高的,給人的感覺仍然清澈見底。池壁頂面應可供游人坐下休息,池壁頂面距地面高度一般為0.30~0.45m,除人工湖外,水面以高于地面為宜。若水面水位較低,便會有如臨深潭的感覺。從親水的角度出發(fā),較為合適的尺度是水面距池壁頂面為0.2m較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