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世紀時鋼琴上的張弦是用木框,而琴弦則以銅絲為主,配用鐵絲。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冶煉技術不斷提高。一八二五年鋼琴弦架開始改用鑄鐵架(又稱“鋼板”);又于一八三四年開始裝用鋼弦; 鋼琴除了鋼弦之外20%是鑄鐵支架,之所以叫鋼琴是因為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國家看到中國的市場,一些歐洲商行引入中國大批鋼琴。他們宣傳鋼琴里面的材料是鋼制成的,所以很重。當時是一個新生事物比較時髦,此后國人便開始習慣稱為“鋼琴”了。
通常人們認為鋼琴有近300年歷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師B·克里斯托福里所創(chuàng)制的現(xiàn)代鋼琴的前身。在以后的200多年,又不斷改進完善,方成為我們看到的現(xiàn)代鋼琴。然而,鋼琴的整個演變過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現(xiàn)代鋼琴出現(xiàn)之前,鋼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們稱這一階段的鋼琴為古鋼琴?,F(xiàn)代鋼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鋼琴質的發(fā)展與飛躍。若沒有古鋼琴所發(fā)展的“量”的積累,也就不會產生1709年古鋼琴“質”的飛躍。
鋼琴上不要放置不必要的裝飾品和雜物,以免雜物掉進鋼琴,使機件發(fā)生故障。彈奏時,這些雜物還可能產生共振,影響彈奏。也不要把點燃的火柴頭、煙頭、熱水杯放在鋼琴上,以防燙壞油漆。當然更不能把盛有液體的容器直接放在琴上,一旦容器翻倒,致使液體流入琴內,內部機件膨脹,生銹,將給鋼琴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鋼琴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fā)源于歐洲,十八世紀初,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fā)明的一種類似現(xiàn)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