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鎢的供給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新產鎢精礦供應,這部分約占鎢總供給量的76%,其中66%進入終的鎢產品,10%成為生產過程中的廢料重新生產。另一部分來來自鎢的二次資源的回收利用,也就是對鎢生產過程中的固體廢渣以及終端消費品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如廢舊的硬質合金、鎢材、合金鋼、鎢觸點材料以及化工催化劑等,該部分大約占24%。
鎢的可塑性強、蒸發(fā)速度小、熔點高、電子發(fā)射能力強,因而鎢及其合金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和電源工業(yè)。例如鎢絲的發(fā)光率高,使用壽命長,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制造各種燈泡燈絲中,如白熾燈、碘鎢燈等,鎢絲還可以用于制造電子振蕩管的直熱陰極和柵極以及各種電子儀器中旁熱陰極加熱器。鎢的特性使它也很適合用于TIG焊接以及其它類似這種工作的電極材料。
鎢鋼燒結成型就是將粉末壓制成坯料,再進燒結爐加熱到一定溫度(燒結溫度),并保持一定的時間(保溫時間),然后冷卻下來,從而得到所需性能的鎢鋼材料。 鎢鋼燒結過程的四個基本階段: 脫除成形劑及預燒階段,在這個階段燒結體發(fā)生如下變化: 成型劑的脫除,燒結初期隨著溫度的升高,成型劑逐漸分解或汽化,排除出燒結體,與此同時,成型劑或多或少給燒結體增碳,增碳量將隨成型劑的種類、數量以及燒結工藝的不同而改變。 粉末表面氧化物被還原,在燒結溫度下,氫可以還原鈷和鎢的氧化物,若在真空脫除成型劑和燒結時,碳氧反應還不強烈。粉末顆粒間的接觸應力逐漸消除,粘結金屬粉末開始產生回復和再結晶,表面擴散開始發(fā)生,壓塊強度有所提高。
鎢鋼,又稱為硬質合金,是指至少含有一種金屬碳化物組成的燒結復合材料。碳化鎢,碳化鈷,碳化鈮、碳化鈦,碳化鉭是鎢鋼的常見組份。碳化物組份(或相)的晶粒尺寸通常在0.2-10微米之間,碳化物晶粒使用金屬粘結劑結合在一起。粘結劑通常是指金屬鈷(Co),但對一些特別的用途,鎳(Ni),鐵(Fe),或其它金屬及合金也可使用。對于一個待定的碳化物和粘結相的成份組合稱之為“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