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冠生物質顆粒燃燒機的設計與實踐
文中敘述了生物燃燒機的種類,總結了它們的特性和設計步驟,詳細介紹了旋流燃燒機的使用效益。后,作者提出了旋流燃燒機的改進途徑。
燃燒是強烈的化學反應過程,遵循阿侖尼烏斯定律,其反應速度常數(shù)k與反應物質的種類以及反應溫度T (K)有密切關系,并可表示如下tk= koe-EtRT式中 ko--個與反應物質的性質有關的系數(shù)。稱為頻率因子。
R-通用氣體常數(shù)。
E-活化能。
顯然,e-E/RT這個函數(shù)決定了化學反應速度將隨溫度的提高而劇烈增大的趨向。一般說來,在室溫附近,當溫度升高10。時,化學反應速度約加大到二至四倍,而當反應溫度增加一,二倍時,化反應速度卻成千上萬倍地增加。因此,在設計燃燒機時,確保燃燒區(qū)有足夠高的溫度水平(一般要求超過1000℃),則是強化燃燒過程的一項重要措施。充分的回流區(qū)與助燃空氣的予熱,則是確保燃燒區(qū)有足夠高溫度的條件。這就是設計燃燒機的基本理論依據(jù)。 在以煤為主,以煤代油,開源與節(jié)約并重的能源政策影響下,工業(yè)爐窯直接用煤作燃料者甚為普遍,其燃燒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煤塊層狀燃燒,另一種是生物質懸浮燃燒。從燃燒理論角度未看,當然生物質懸浮燃燒較煤塊層狀燃燒為佳。它具有燃燒充分,燃燒速度快,火焰中心溫度高等優(yōu)點。
根據(jù)燃燒理論和我國的能源政策,設計新型的生物燃燒機很有必要。
生物質燃燒技術,發(fā)展得較早的是電站生物質鍋爐,它的燃燒機可分為以下五種。
1.單蝸殼型旋流燃燒機
這種燃燒機的一次風是借噴口處的鈍體使氣流擴展、形成可靠的回流區(qū),使燃燒穩(wěn)定。二次風是通過蝸殼來產(chǎn)生旋流的。此旋轉氣流對回流區(qū)的增大有利。利用煙煤、貧煤和無煙煤時,鈍體錐角分別為60。、90 0、l200【6】。
2.雙蛔亮型旋流燃燒囂
這種燃燒機的一、二次風都旋轉,是通過各自的蝸殼而形成旋轉流動的,一、二次風的旋流強度都可以用入口的舌形擋板來州節(jié)。簡啦結構示于圖2。由于此燒咀出口氣流的前期混合較強烈,因此多用于燃燒煙煤和褐煤。
這種燃燒機的一次風氣流為直流或弱旋轉射流,二次風氣流通過軸向葉片的傾斜角來造成旋轉。軸向葉片裝于軸向葉輪上。葉輪上裝有拉桿,軸向移動拉桿,便可調節(jié)葉輪在二次風遭內的位置。簡單結構示于圖3。
4.切向葉片型旋流燃燒機
這種燃燒機的一次風氣流為直流或弱旋流射流,二次風氣流通過切向葉片旋流器而產(chǎn)生旋轉。一般切向葉片做成可調式,改變葉片的傾斜角即可調節(jié)氣流的旋流強度。其簡單結構示于圖4。此種燃燒器的出口部分有明顯的預混段,使一次風氣流在燃燒機出口前預先與二次風混合,對提高燃盡度是有良好影響的,但在某種程度內減弱了氣流的旋流強度。
5.直流式燃燒機
這種燃燒機布置在爐膛四角,燃燒機噴口中心線與爐膛中心一個假想圓相切,見圖5。燃燒時,一、二、三次風直吹入爐膛,在爐內形成旋轉的氣柱。我們把這種燃燒方式稱為切圓燃燒。
直流式燃燒機組織切圓燃燒時,生物質氣流的著火除了射流本身卷吸高溫煙氣的作用外,還靠鄰角火焰的相互點燃,而且可以根據(jù)不同燃料控制二次風混入的遲早,以滿足不同燃料對混合的不同要求,改善燃盡程度。由于生物質燃盡的時間較油、氣燃料燃盡的時間要長,生物質火焰的長度就較大,故此種燃燒機在大型鍋爐爐膛內是有足夠的空間以利于燃盡,而對中小型生物質鍋爐而言就有不利于燃盡的因素。所以對中小鍋爐仍以使用旋流生物燃燒機為宜。
綜上所述,單蝸殼型的主要特點是有穩(wěn)燃鈍體,雙蝸殼型的顯著特點足一、二次風均旋轉,軸向葉片式旋流燃燒機二次風的旋流強度的調節(jié)性能靈活I切向葉片型燃燒機的顯著特點是一、二次風有予混合結構。
此種燃燒機的缺點是喉部阻力大,一次風出口的收擴形式不利于生物質氣流的擴散,使回流區(qū)不能更大。
設計此生物燃燒機時,首先確定燃燒機的燃燒能力及總風量,再根據(jù)煤質資料分配一、二次風量。一般來說,揮發(fā)物少的煤,一次風量也少,使生物質與空氣的混合物能較快地加熱到生物質著火的度,使燃燒容易穩(wěn)定。揮發(fā)物多的煤,所需一次風量就大,揮發(fā)物多的生物質容易著火,一次風過少,可能出現(xiàn)一次風速低于火焰?zhèn)鞑ニ俣鹊默F(xiàn)象而造成回火燒壞燃燒
不同的煤種,所需的一次風份額列于表1。表1 生物燃燒機中的一次風份額ai在使用300℃以上的熱風送粉時al-(20~25)%。
由于煤種不同,所含揮發(fā)物的多少不同,故生物質火焰的傳播速度就不同。在燃燒機中一、二次風速,就根據(jù)生物質便于著火與燃燒穩(wěn)定的原則確定。當風速大于火焰?zhèn)鞑ニ俣葧r,就易發(fā)生脫火以致滅火現(xiàn)象。燃燒機中一、二次風速列如表2。
風量與風速確定后,風管的直徑也就確定了。由于有內部予先混合的結構和強旋流發(fā)生器,所以過??諝庀禂?shù)可以選得小一些,一般取a,=1. 05N1. 08。
根據(jù)以上理由,設計了如圖6所示的燃燒機、該燃燒機具有著火容易、燃燒穩(wěn)定、燃盡度高等特點。在蘇州鋼鐵廠軋鋼分廠二車間加熱爐上使用的結果表明,它的火焰剛度、鋪展性以及節(jié)能效果均較好,燃料節(jié)約率為9.65%J燃燒較完全,灰份殘?zhí)柯蕿椋?.46%。由于該燃燒機頭部有收擴型結構,雖有利于一、二次風混合的一面,但阻力較大,影響生物質供應。這點從該型燒咀用于馬鞍山鋼鐵公司焦廠35噸/時鍋爐上的例子可以充分說明。由于在混合處,二次風管收縮,當旋流數(shù)增大時,它擠壓一次風口,使一次風量減少,給粉量減少,蒸氣產(chǎn)量下降,過熱汽溫下降。
針對上述缺點,將一、二次風出口處的收擴形式均改成僅有擴展的形式,這樣既能有混合作月|,又有放大氣流的旋流強度的作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出口氣流的結構特性,仗凹流區(qū)進一步增大。
為了使一、二次風有較好的混合以及生物質著火與燃燒穩(wěn)定,在燃燒機出口處裝置穩(wěn)燃鈍體。鈍體底邊直徑是在鈍體底與噴口邊緣一致時,由其氣流速度來決定。經(jīng)試驗,對于
貧煤,以20米/秒左右為宜。
若一次風為直流,僅二次風旋轉,當一、二次風混合后,其混合物的旋流強度一定要降低,這對著火與燃燒是不利的。為了改善其不足,將一次風進入蝸殼造成旋轉,并與二次風的旋轉方向一致,以利于混合、增大回流區(qū)與提高燃盡度。
從一次風管出口到燃燒機出口,這段距離是混合長度,其確定的原則是:揮發(fā)物多而熱風溫度較高的生物質燃燒時,混合長度應短些,而揮發(fā)物少,熱風溫度又低的生物質燃燒時,混合長度可以長些。具體的數(shù)值范圍,目前仍憑經(jīng)驗確定。總之有一預混段,對提高燃盡度是有利的。
根據(jù)以上的理由,作者提出改進塞塊型旋流燃燒機的方案,示于圖7。此新型燃燒機,綜合了圖1-4及圖6各燃燒機的特點,它具有雙蝸殼、鈍體、予混合結構及切向旋流強度可調結構,故是一種較合理的生物燃燒機。
二次風的旋流發(fā)生器的設計,是該型燃饒器設計的重要部分。
從空氣動力學理論可知,旋轉射流綜合了旋轉運動、射流和尾跡流動中的各種現(xiàn)象和特征。當在噴口上游給流體施以旋轉運動時,則從噴口流出的流體的運動,除具有軸向和徑向速度分量外,還具有切向速度分量。旋轉運動的存在,導致產(chǎn)生了軸向和徑向的壓力梯度,這又反轉來影響流場。在強旋流的情況下,軸向反壓力梯度大得足以發(fā)生沿軸線的反方向流動,并建立內部回流區(qū)。因此,就可以用旋轉射流來控制燃燒機的火焰形態(tài)與生物質燃燒的完善程度。故旋轉射流原理常用在燃燒機中。
塞塊型旋流燃燒機,采用了可動塞塊旋流產(chǎn)生器[2】。它是相鄰的塞塊形成徑向和切向交替的槽道,從而使空氣流分成相同數(shù)目的徑向流股和切向流股,這兩股氣流進一步在下游合并為一股旋轉流動的氣流。
結構確定后,就能進行旋流強度的計算。
旋流強度即旋流數(shù),其定義是。氣流相對于軸線的旋轉動量距M與氣流的軸向動量K及定性尺寸R的乘積的比值,即
N= MlR-K
對于理想氣體,沿氣流軸向,氣流的旋轉動量矩和軸向動量是守恒的,因而可任意選一截面進行研究。
旋轉動量矩。
M=J F pW,.w一.rdF'
=J:I:‘pW,.W,r2drdcp公斤米2/秒2。
式中。p-氣流密度公斤/米s,
W.一該截面上某點的氣流軸向速度米/秒,
Wl-同截面同一點氣流切向速度米/秒I
r-該點相對于軸線的旋轉半徑,米
F-該截面上氣流的橫截面積米2。
軸向動量。
K=I (pW.2+P)dF
J F
=J:J:‘(pw.2+P)drd叩公斤·米/秒2;
式中。P一氣流靜壓、公斤/厘米2,
r o
l pw.W。r2dr
...n= 行‘…
R l(pW2.+P)rdr
J O
對于可動塞塊型旋流器,其旋流強度計算式為I2】:
n=器=o古[-一(睪)2]
式中。
幾一 2兀 c:I1n cosa[1+tgatg(毫/2)](毫/毫m)
o一—乏{:一51Ⅱu{1一[1二l-cos&(1;1i石6虱玎1_j_乃i菖7≤_=)1
Z一塞塊對數(shù)I
a一氣流射線與徑向射線的夾角,
§。一動塞塊的調節(jié)角庋(弧度),
邑一動塞塊運動中實際調節(jié)角度(弧度),
b一塞塊的軸向寬度,米,
r{一塞塊所在圓的內半徑,米,
r一塞塊所在圓的外半徑,米。第二期
生物燃燒機的設計與實踐
由旋流發(fā)生器的結構特性可以計算出旋流強度n,而旋流強度的選擇主要依據(jù)煤的特性,